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历来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思想的试验田。从华侨城创意园到福田高铁站再到工业遗存改造而成的多元文化场域,深双主会场的选址呈现着深圳发展的进程和当时当刻面对的问题。
“城市”是深双一切展览叙事发生的大背景,也是深双展览中的重要主体与实验对象。从2005年首届深双的“城市,开门!”开始,“城市”也构成了历届深双主题的结构性前提与基础框架。
第九届深双以“城市生息”为主题,由建筑与城市学者鲁安东、建筑师与学者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Aric Chen)共同担任总策展人。第九届深双聚集中国城市在经历40年快速地发展后所需的“喘息”,也关注城市当下的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下的未来城市图景。
走过了18个年头,深双不仅是深圳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也向快速地发展40年的中国城市发问。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入围了“城市创新奖”子奖项。
“双年展”这个词源自意大利语“Biennale”, 是指那些有着周期性和持续性、立足于举办地、主题鲜明的大型国际化展览。通常在展期内,会开展探讨会、讲座等不一样的活动,其涉及的领域不限于艺术、文化、建筑等。1895年,首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开幕,1980年首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从此,艺术与建筑双年展分单、双年在威尼斯轮流交换举行,也成为人类对双年展最初印象的来源。
深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开启,2007年毗邻城市香港加入,由此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正式创立。
我认为深双,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反威双的。威尼斯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被保护起来的城市。在这样稳定的地方持续做双年展,更像是一种场所精神的延续。
深圳不一样。在过去40年中,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深圳是以建设扩张为发展基调的。这座城市在快速地建设,所以不断有新的地点出现,而每个出现的新地点都需要被重新定义。深双的选址也随着城市快速变化而移动,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深圳这座改革开放之城文化层面的特殊现象,它是这座城市表达的媒介和建设的工具。
从2005年首届深双发展至今,深双的主会场先后选择过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市民广场、蛇口客运码头旧仓库和价值工厂(广东浮法玻璃厂)、大成面粉厂、南头古城、福田高铁站……这些选址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深圳的发展的新趋势与正在关注的城市问题。2022年,我们意识到第九届深双必然是一个转折点。
转折是有多重原因的。从宏观层面上,全球性竞争与全人类发展进入到一个很具挑战的阶段。极端气候、气象灾害慢慢的变成了新闻的常客,全球性的公共危机从专业学术界进入到了社会大众层面,我们都不得不反思人与地球以及发展的关系。
其次,聚焦到深圳这座城市,经过了40年的发展,它从一个高速城市走向匀速发展的存量城市。虽然因为其特殊的形成过程,深圳的城市更新晚于中国其他城市,人口组成也是最年轻的,但是其城市空间的正常化、社会面的老龄化也不容忽视。与快速城市化所匹配的深双,它是城市空间的一面镜子、一个反映物,当城市发生明显的变化,它必然会发生变化。
第三,从更加内部的角度,深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平台与机制的创造者\组织者也在逐渐老去,深双所传承的都市主义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融合的“DNA”怎样实现代际传承?又怎么样做出应对全球变局、人类变局,怎样讨论城市变局与专业变局?这些都需要有回应。
深双已经走到了第九届,在招投标阶段,我们就预见到,第九届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可能不完全是定义未来,而是首先厘清和反思前八届的内容和思考。所以本届深双,我觉得它像是前八届深双的一个阶段性归纳总结。
本届深双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的主题,既回应了“双碳”的命题,也希望塑造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城市土壤。“Urban Cosmologies”,直译过来是“城市的宇宙论”。以往城市的发展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但“城市的宇宙论”想强调,其他生命和人共同聚居在城市里,城市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共生之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
第九届深双的主展场在罗湖区的金啤坊,这里过去是金威啤酒厂(一厂),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大部分原厂区被拆除,留下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2019年,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规划设计团队赢得工业遗存改造设计+策展国际竞赛,负责项目整体改造旧厂房改造升级,变成了多元文化场域粤海城·金啤坊。最具标志性的29个大小不一的大型发酵罐筒仓被保留下来,通过旋转楼梯、电梯和空中步道实现了空间的连接。
都市实践完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相当出彩的工业遗存改造方案。但面对这一空间,我们策展也面临两个难题。
难题之一在于金啤坊是一个线性、带状的空间,囊括了大小各异的数个建筑群落,一个底盘空间把这些建筑都连接在一起,要如何设置几大主题和建筑空间的关联性?
难题之二在于,作为工业遗存,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展陈空间,每一个地方的产能条件也都不一样,如何考虑不同空间的影响,如何布置展品?
另外一个难题在于,金啤坊的建设施工和展览的布展制作是同期的,这是展览在实施层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很多基础条件和展览空间条件是一直在变化。
展览共分为“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以及一个包含6个单元的特别板块。
“何以共栖”是整个展览的序章,也是我们在展览开端提出的问题。“物灵之旅”则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用这个视角来观察我们的环境和生活空间。在这一板块,我们设置了大型的装置作品来展现这个主题。比如作品《反方向的构筑》,这是一个位于露天的、可以不断生长的装置,出自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的陆轶辰之手。聚酯醋酸蘑菇培养基构建了一个倒金字塔形的多孔结构。深圳气候潮湿,蘑菇可以从结构的侧面生长。路过的观众能够正常的看到蘑菇不断长大,看到日常被城市隐藏的、容易忽略的生态系统和其他物种。
聚酯醋酸本身自重就极轻,构成的装置就悬挂于原有空间的横梁之上。这种解决方法一种原因是呼应板块的主题,一方面也是源于现实的条件限制:空间本身悬挂承载能力有限,也不支持太多用电设备,所以没办法放置一些比较精细的艺术作品。所以展览里很多空间都是我们这样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不同的空间和构造,对展品的要求不一样,我们也为这些空间量身打造了很多装置。
“寰宇对话”板块包括五个子展览。命名为“对话”,在于我们大家都希望强调跨界交流产生的创造力以及不同维度的思辨。其中一个子展览“寰宇城市”,我们邀请到9位建筑师结合筒仓展厅特殊的倒锥形罐体进行创作。他们分别从超越人类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将注意力从建筑的物质形式转移到建筑的过程上。
比如建筑师王澍和陆文宇带来的《与土相会》,参展人和观众都将自己所带来的不同城市的土放进展厅的任意一个空格中,然后在插在土里的标签上写下取土地点和取土者的姓名。土是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基本、最生态的建筑材料。这个作品希望以此建立与观众的互动,也重新认识土这样一种材料。建筑师柳亦春和殷漪用“声音”来讲述最初因村落边一条深水河而命名的深圳,观众在高高低低的白色隔间中寻找水的声音。观众的每次开门与聆听,都是在探寻小渔村与大都市的记忆。还有植物、空气、垃圾、水……这些建筑师用9种宇宙观,重新观察描绘了深圳的形态。
五个板块之间以“提问—思考—行动”的路径逻辑递进。行进至E栋,第一层的“未来聚居”提供了居住在未来的一些试验和想象,而往上的“共同行动”作为展览叙事的尾声,内容从提问回归到行动。
作为工业遗址改造的金啤坊,建筑空间与动线是很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基本上没有人能在第一次看展的时候就走遍所有展区。下沉广场、筒仓剧场、顶楼花园……这些不同的区域都有展品在其中。一个长17米、直径5米的发酵桶从筒仓群拔地而起,被吊装安放至E馆五楼天台,它的尺寸和哈勃望远镜类似,深双期间,探索星空的艺术装置《管中窥豹》就位于这个横置的筒舱内。
因为我和鲁安东都是建筑师出身,所以主展览之下,我们还暗藏了很多很有趣的“复调”,它们并不符合流线顺序,而是以散点的方式分散在整个展场里。所以整个展场既有流线的、线性的主调,也有网络化的空间结构,让内部的体验变得多元。
2022年12月,深双开幕。在开幕当天,我们用一场沉浸式的舞蹈作为开幕演出。12位舞蹈演员带动观众在展厅、廊桥和空间内不断游走。观众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最后舞者逐渐汇聚到广场的主舞台之上,将所有人的目光牵引到一个球形装置上。这个发光的、未来感的装置由9朵抽象的花瓣组成,花瓣上分别刻有不同的纹样,代表着土壤、植物、动物等等不同的宇宙观。这就是我们的开幕演出“万物共生”,这一个名字和演出本身就代表了本届深双的愿景:人与万物相生相爱,因汇聚而产生力量。
本届深双邀请到15个国家的318位参展人参与,共同呈现239件作品,其中青年参展人(80及以后)的比例占61.9%。但深双不单单是一个两年一度的展览。从去年12月开幕到今年3月,在4个月的展期中,我们策划和举行了219场线下活动,主展场的观展人数超过65万。除了线下观展,本届深双靠大众的自发传播,在线亿的曝光。从这一个数字,我们能说,线上传播的辐射范围是很广的。深双也绝非传统的、美术馆化的展览,我们都希望它足以体现城市的活力,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动力。
我们如果讨论展览,展览一定需要设置不一样的层次,以满足多种人的需求。在金啤坊这样的工业遗存中做展览,本身已经足够特别、足够有冲击力。为了面向大众,我们当然在展览中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可供“打卡”的部分。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受欢迎的“好作品”,和传统意义上的“好设计”、“好建筑”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在整个策展的过程中,“网红”的内容我们当然也有考虑,但也有非常谨慎的预判,希望传播逻辑不要伤害日常逻辑和专业逻辑。
但我们认为,深双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个专业讨论的契机、一个城市事件,一个以展览来驱动城市发展和空间建设的媒介。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间思想、理念与成果的交流,专业讨论一定是不同于公众讨论的,中间的壁垒没有必要抹掉。但是作为城市里的公共文化活动,深双又需要面向公众打开,加入更多对普通人友好的内容,让大家都能来这里遛个狗、散个步、放个空,觉得很舒适。
本届深双的特别板块包含6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是“流浪动物之家”。我们邀请了33位青年建筑师与艺术家为流浪动物创作它们在城市里的家。街边大排档常用的塑料棚、建筑施工工地的螺纹钢、废弃纸筒、气泡膜……他们选择了很多城市里常见的边角料。这些形态各异的“家”就散落在展场的各个区域。
深双有定期的宠物开放日,宠物可以和主人一起看展。我们还为此特别邀请了一位宠物体验官,一只叫“三胖”的小狗,每次宠物开放日之前,它会提前“勘场”,以迎接它在这座城市中的其他动物小伙伴。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轻松而温暖的活动,让更多人意识到,城市的居民不仅有人类,还有小动物甚至其他物种。蘑菇、星空,都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是所有生命甚至非生命的共同家园。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大众去参加了,也与我们本届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是北京人,在6岁的时候就到过深圳。我第一次吃汉堡也在深圳,在位于罗湖东门的麦当劳,那也是全国第一家麦当劳。小时候我爸爸在深圳办过厂,我在蛇口住过一段时间,那一片当时都是工厂。前几届深双选择过蛇口的工业区作为主会场。今年的主会场金啤坊也是由工业遗存改建更新的,某一些程度上我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应自己童年记忆里的深圳。
王子耕小时候在深圳居住过,但大部分时候生活在北京,陈伯康工作生活在荷兰,而我在南京,从这程度上说,作为本届深双的总策展人,我们三个都是外地人。
作为从深圳这个城市里生长出的双年展,深双的城市基因特别强。但关注在地性,并不是为了排斥普遍性或包容性。恰恰相反,在地性更像是一种补偿,补偿我们平日里对这座城市的忽视。
改造自金威啤酒厂的金啤坊,为本届深双的在地性提供了很好的支点。第一代创业人已经老去,一个时代在远去,曾经的工业遗存成为了深圳城市记忆的象征物。啤酒是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拍拍、坐在马路边就可以喝,这种日常性和亲切感更容易唤醒人们的记忆。人们在这里回忆的,不是工厂的生产,而是那个和我们大家一起喝酒的人、当初共同谈论的事。
所以某一些程度上,现在的深圳已经是个成熟的城市,可以讲自己的故事了。一个成熟的城市,才会出现显而易见的乡愁与怀旧,小朋友是不会去怀旧的。
在本届深双,我们能看到一些城市发展的的新观念与反思性思考。比如作品《管中窥豹》的背景,是2021年发布的《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暗夜保护”。过去我们都在提发展“夜经济”,是将城市点亮。但“暗夜经济”,是将城市变暗,这标志着深圳已经摒弃了国内多数城市在“光建设”上以经济效益为优先级的思路,做出了保护生态与暗夜的选择。除了光,还有声音、有收缩城市,在策展阶段,我们都是先寻找到这需要被讨论的议题,再去寻找合适的团队进行讨论。
深双是一个思考的共同体,历届学术委员会、策展人、参展人都自愿加入其中。我们在延续这样的平台运作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创造力,通过每一届深双不断延续对城市发展、人类发展有意义的探索与求知。
今年学术委员会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双碳”和“青年”两个关键词。这一届是专门把“青年”作为一个前提要求提出来的。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提出做一个“青年深双”,一个国际竞赛。今年首次设立的青年深双子板块以“平衡即是多”为题,邀请到刘珩作为策展人,进行公开招募和竞赛,通过5位评委的评定,8组作品出现在双年展现场。
我们要求青年深双的参与者必须是两位不同学科的参展人组队参加,由青年建筑师和具有不一样学科背景、文化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起,对城市问题作出回应。这个设定使得专业壁垒必须被突破和超越,这样强烈化学反应的碰撞不一定会立刻产生效果,也不需要马上形成处理方法。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让青年投身于一个充满学科交叉、充满批判性、超越建筑与城市本身的复杂世界关系中来,这就是行动的意义。我始终相信青年行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行动的意义不在于找到答案,行动的意义就在于寻找答案的过程。
最近十几年很多城市都在做双年展,你会发现这些艺术家到这个城市做一个双年展,到另一个城市做一个双年展,但是很多还是同一拨人,就跟饭局一样。我觉得双年展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总的价值、总的设定,之后每一届的主题都对这个总价值进行回应。深双进行到第九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但是在主题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底层逻辑,那就是都市主义(Urbanism)。
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到我们的城市走进存量时代之前,中国城市一直探讨的问题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城市整体水平提升和高密度。深圳作为其中的一个杰出样本,可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实践场。这样的实践也要求我们去思考,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能够凝练出什么样的、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经验?
比如本届深双的主题,是“城市生息”。我们得知深圳为代表的、在过去四十年快速地发展的城市,一直以推平重建的迭代方式建设,没有一座城市有“生息”的城市观。但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对于生活环境、聚居营造是带有明显生命性的。
如何把“生息”的基因重新注入到当代城市?这是我们通过本届深双想要探讨的。并不是回答,而是提出问题。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产生公共话语,形成公共认知,从而为公众、社会与城市的发展营造一个可以对话的中间场所,成为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城市的一种沟通方式。所谓基因,它不一定会反映在具体某一栋楼怎么设计上,但它会反映在一个城市空间开发的长期观念上,这就是思想的价值,也是深双的价值。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备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非消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一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探讨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大家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