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这样的高起点行业背景下,立足山东省、济南市和长清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山东山水重工有限公司从一个两年前无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无品牌产品的“三无企业”,慢慢成长为一个定位于打造成山东省建材装备制造基地、“十四五”时期产值冲刺20亿元的建材装备企业,原因何在?
8月25日10时30分,在位于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山水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水重工”)车间里,山水重工首台SZG系列高效辊压机下线,并将投用到山西朔州公司水泥生产线。就在产品交付的那一刻,公司负责人李银铃激动地宣布,“山水重工站起来了!”
山水重工首台辊压机的下线,意味着山水重工成功实现了由设备维修到产品研发的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同时这也是长清区校企合作结出的硕果,更是济南经济开发区“三年振兴”计划的一项突出成效。
从此以后,在强省会建设和济南“西兴”路上,建材和装备制造产业又增加了一支生力军。
在2019年10月之前,山水重工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山水集团旗下公司之一,事实上,自2014年山水重工成立,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完成了设备购置、员工公寓及车间建设后,该公司的所有一切都像是被时光封存,而这一停滞就是5年。回想起2019年9月,她第一次踏入公司大门的情景,李银铃感慨万千。当时,山水重工没有一点效益、濒临破产边缘。6万平方米的三个大车间处于闲置状态,厂区里杂草有一人多高,只有十几个人负责看门,每个月领着1120元的工资。直到现在,李银铃对工资条上的这一个数字仍记忆犹新。
2019年之前,山水重工的千疮百孔不只在表面193个诉讼、4.5亿元欠款也在时时提醒着这个企业的风雨飘摇。
关键时刻,山水集团出手。先是原来在集团管理设备的李银铃赴山水重工走马上任,紧接着集团向山水重工扩大投资,补充人员。再加上山水集团本身就有大约10亿元的水泥建材装备市场,内部配套业务势必会向山水重工有所倾斜。
“背靠大树好乘凉”,主要承揽水泥生产线和矿山机械机电设施制作、安装调试项目的山水重工的“重生”好像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但实际上,李银铃上任后发现,棘手问题接踵而来。
首先就是生产问题,李银铃刚接手时山水重工的设备已经闲置多年,人员也基本散失,重新再启动生产面临着技术、设备和人员问题的破题。
正在李银铃在思索怎样“启动”的时候,令她意外的是,还没等她去和济南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见面,济南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促进部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企业。当听说山水重工面临的困难时,随后的几个月,只要有时间,开发区工作人员就带着李银铃参观长清区和济南经济开发区内相关产业配套情况,“前前后后得走了40多家企业”,李银铃算了算。
这些走访参观并不是单纯的走马观花。现在李银铃回想起来,走访一开始,济南经济开发区和她就应该想到一块儿去了:山水重工有集团市场,装备和人却是短板。这些走访有利于让山水重工找准定位。毕竟,济南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又是有着“建筑之乡”和“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之乡”美誉的长清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企业就有十几家,长清区大大小小也得有几十家,这一些企业在水处理、烟气处理和环保、建筑等产业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其中不乏国内技术领先的企业。这一些企业可以为山水重工提供产业配套。在走访中,他们的这种想法越来越清晰,这也为此后山水重工机加工联盟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在有了合作想法、加深对外部环境了解的同时,企业要盘活,诉讼纠纷、退休员工待遇和厂房重启等大大小小的遗留问题让李银铃和员工们忙碌不已。企业要开工,用电是头等大事。2014年,山水重工曾经建设过一条35千伏的供电线路,但是由于企业当时濒临破产,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这条线路进行了报停。如今,企业要生产没有电怎么行?济南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协调济南市供电部门,用电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一手处理遗留问题,一手抓发展,山水重工就这样逐步走向正轨。2020年6月12日,山水重工机加工联盟签约仪式在山水集团总部举行。李银铃代表山水重工与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济南平安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济南迈特力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环冠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合作新篇章。
联盟成立后,山水重工和长清区企业联系日益加强,合作成效逐渐显现。2020年,通过给山水重工配套,长清区企业山东环冠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500万元新型除尘设施的订单。接着,山水重工又把一批批机架、底座等设备加工的订单交付长清区企业实施。在铸造、机加工方面展开产业协作。如今,看到了联盟的协作成效,联盟会员持续不断的增加,目前已达到了20个。
与此同时,山水重工从山水集团借力,完成了股权变更,山水重工成为山水集团全资子公司。接下来,李银铃放开手脚,利用订单盘活闲置厂房,并投资6000多万元引进大型机加工设施。在前期走访中,她发现长清区拥有卧机、大型立车等大型设备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要做就做别人没有的”。山水重工引进这些设备后就可以对这一些企业进行补链、强链,避免设备、厂房的大规模重复投资和产品同质化竞争,这些大型设备明年将安装完毕。
有了金刚钻,才好揽瓷器活。有了设备和产业配套,山水重工开始承接山水集团的整机装备、制造、大型设备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安装。今年以来,山水重工已经实现了1.3亿元的产值。紧接着,李银铃又把目光转到2014年山水集团投资建设并一直闲置的两条铸造生产线上。这两条生产线再不用就成了废铁一堆,而如果再投资建生产线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同样是没有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济南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又带着她去了长清区“铆焊之乡”孝里街道的一家铸造企业。山水重工有市场和设备,这家企业有技术、无产能,两方各取所需,一场新的产业协作就此达成。李银铃介绍,这叫“合伙人经济”,这两条生产线月就会恢复生产能力,年底即可投产。而按照当前铸造市场行情计算,保守估计,这两条生产线亿元。
装备可以买,最难得的还是人。山水重工把原来的80多名工人请回来,公司还引进了部分专业方面技术人员,人均收入提高到了5500元/月。但这远不能够满足山水重工的设计、研发用人需求。
经过前期济南经济开发区和长清区有关部门给山水重工和驻长清区高校的牵线搭桥,山水重工已经打造了一支研发技术团队和一支蓝领技师团队,致力于水泥二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经和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北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研发技术、产品创新工作。今年1月7日,齐鲁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联合培养基地落户山水重工。企业将依托大学人才资源,培训专业开发、制作和加工人才。山水重工还和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机床二厂合作,培训打造一支“金蓝领”技师队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山水重工与长清本地企业的产业协作渐入佳境时,与高校的校企融合也初见硕果。
山水重工首台下线的辊压机采用九大创新技术,提升了设备粉磨效率,提升了可靠性耐磨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检修效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设备中使用的耐磨材料就是联合齐鲁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李银铃介绍,下一步,山水重工还要继续和高校合作开发170、180、200等更大型辊压机并形成系列新产品,满足集团新建和技改项目需要,下半年计划承接青岛恒泰、山西武乡两个项目的辊压机供货。随着大型重型卧车、立车等加工机床的投用,明年将具备年产20台大型辊压机的制造能力,产值2亿元以上。
李银铃介绍,在首台辊压机下线之前,山水重工承接的主体业务是为集团提供设备维修和调试服务。而该设备的交付,意味着公司向产品研制领域成功转型。
为了这种转型,山水重工一直在准备着。目前,山水重工作为山水集团为延伸产业链而成立的山东建材装备智造基地,经过两年的管理提升、人员配备,已拥有铆焊项目部、机加工装配项目部、铸造项目部、辊压机立磨项目部、电气项目部五大项目部。先后承接了山水集团商混楼的建设项目、砂石骨料项目、四代篦冷机改造项目的设计、制造、调试工作。李银铃介绍,山水重工目前已经具备篦式冷却机、辊压机、堆取料机、离心式风机和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全系列等16种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并取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机电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具备大型建材行业项目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承包的资质和管理组织能力。
此前承接的项目多是集团内部订单,接下来,山水重工将立足集团,面向行业。现在,山水重工已经接到一些机加工和铸造项目的市场订单。而山水重工的目标是成长为五星级项目管理专业公司。李银铃眼里的甲方也不只是山水集团其他100多家兄弟公司,而是更广阔的市场。李银铃介绍,下一步她将负责盯紧集团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计划让五个项目部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放开手去市场上逐浪,把山水重工和当地企业协作的产品、和高校合作的成果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去年,1亿元的产值已完成,今年计划3.5亿元,明年计划5亿元,“十四五”期间达到20亿元,这是山水重工的产值目标。每日忙于管理的间隙,李银铃会想起今年1月,济南经济开发区给她送上门的《涉路施工许可》。这是济南经济开发区协调交通、公路部门给她送上的新年开门礼物。之后,不到一周,公司物流大门就开通了,来往货车、小车和人实现分流。她觉得,那真是个“开门红”的好礼物。
原标题:从一个“三无企业”到第一台辊压机下线 济南经济开发区里,山水重工“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