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说到康熙皇帝以为“帝王治全国,自有来源,不专恃艰险。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补,其实岂无边患?”“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许,方能分守?”康熙的这种思维,早在唐朝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过。七绝圣手王昌龄就有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朝还有位诗人崔湜就在自己的诗中更准确指出“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皇帝筑长城”。当然,持这种观念的诗人,也不止王崔二人——
苏拯此诗,充满了对底层构筑长城的“生民”的怜惜。构筑长城,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征调苦力很多,这也是不争的现实。
咏长城有诗词,更多的仍是对比年征战、水深火热的怜惜。可是这些诗词,是不能作为树碑立传之作勒石刻碑立于长城的。长城上能见到的,都是那些所谓的豪放大气之作。
长城上除了这些牌篇诗词刻石,还有别一种文明回忆——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因为受地形、地形等约束,一般很少能把一首诗词无缺刻下来的,大多都精炼成一个字到几个字不等。黄花城长城的山体上,就有一米多高的“金汤”二字,现在还被人描红,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
北京邻近有一条长城摩崖会集的山谷——怀柔北沟,坐落现在十分闻名的长城箭扣北京结天梯的西南。据史记,此沟是京城上九孔楼的古道,原有十处摩崖石刻。
盛夏,您驱车下得京承高速,进入宽沟,阵阵栗香扑鼻而来,神态顿爽,一扫方才城里的炽热与烦躁。假如时逢向阳现已升起,晨雾中会滋润着板栗的芳香。怀柔,不愧是板栗之都。宽沟这有一条山谷因为种满了板栗,初夏板栗花开芳香四溢,人们称这为栗香谷。其实,整个九渡河谷便是一条长长的栗香谷啊。
在这迷人的栗香中,您穿宽沟、过渤海,来到了沙峪的北沟村。北沟,当之无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北边有一条山谷直通长城。其貌不扬的小村,其貌不扬的山谷,这儿本来也是一条富贵的官道。北沟村原名擦石口村,因北面长城擦石口关而命名。听说擦石口是因为沟内经常山洪直下,洪水席卷着山石将沟内的巨石打磨得润滑铮亮,因此得名。现在的北京,水以稀为贵,再也看不到那种气势恢宏的山洪了,不过沟里的泉流却是常年不断,所以北沟村又改名为龙泉村了。
黄鹤远去,名楼犹存。官道早废,官文犹存。依据现存于沙峪东大楼北侧的长城碑铭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构筑擦石口一段长65丈的长城时,由当年阴历二月二十日开端,到四月初八完结,共动用军工3000人,用50天的艰苦劳作完结。也便是每修一米城墙,要用约700个工日,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至于怎么把巨大的石条运送到高耸入云、直插霄汉“一个碌碡要滚三天”的高山之顶,今日的咱们仍感到难以想象。
当然,驴友们想念北沟,倒不是因为这一座碑铭,而是因为这儿有万里长城仅有的一处会集摩崖石刻。何谓摩崖石刻?摩崖者,在山崖石壁上作业;石刻者,在石头上雕琢。所以,摩崖石刻便是在天然山石上进行雕琢。据材料记载,北沟沟内有十处明万历年间刻字,散布在长约3公里的山谷里。石刻文字是刻在天然山石上的,均为阴文,苍劲有力。据分析,是明代朝廷官员屡次观察边关时题写的。
在沟口榜首处是横幅字为“警心慎辔”,右首有竖刻的“辛丑”两个小字。第二处进沟约半公里处,东山坡上有竖刻“观澜”两个大字,在其左面刻有“怀(野)”两个小字。再往里走,路西有两处石刻,一处为横刻的“秦皇原址”四个大字,旁有“李逢时书”四个小字;稍北一巨石上竖刻“秦皇原址”四个大字。第五处竖刻“亟关逊险”四个大字。第六处竖刻“名关”两个大字,在其左下方刻有“少山”两个小字。第七处横刻“俯视观天”四字并落款,现已十分含糊。第八处竖刻“天限华夷”四个大字,左面有“怀野 ”两个小字。第九处横刻“苍岩翠柏 ”四个大字,在其右首有竖刻“万历壬寅春”五个小字,在其左下角有竖刻的“李逢时书 ”四个小字 。第十处是“如堆”二字,偏左有“少山”两小字。现在榜首处已不存在,其他九处除个别字含糊外,其他保存无缺。
怀野,即李质朴,字文伯,明代四川定远县(今武胜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进士,选刑部主事,以才调户部,监通州,擢广西道御史。李家一门三代进士,除李质朴外,其祖父李咏为正统乙丑进士,其父李邦表为嘉靖丙戌进士,一时传为美谈。他归于朝廷中是“”人物代表。李质朴到广西巡察时,有污迹的官员慑于他的声威,闻风辞官而去。他惩治贪官蠹役,兴办了许多对公民有利的事。李质朴还与督学胡卢山一起教学性理学,引导艺术、文学人士构成杰出新风。李逢时,字化甫,明嘉靖十九年(1540)科举人,二十三年(1544)考中进士,选授湖广道(今湖北、湖南)督查御史,政绩卓著,名声暴露。历史上号“少山”的有几位,但好像与本摩崖联络不上。到底是谁,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进得沟来,沟里的晨雾中,另一种幽香又会让您为之一震。循着这种幽香,您向长城北京结发起了冲击。此时,您要分外的留意查找两壁,一不小心就会错失一处石刻。因为经年的风雨,刻在两头石壁上的文字十分含糊,假如不细心辩认,很难发现。即便这样,您要能找到五六处,那也算是独具慧眼了!
您在穿越丛丛密灌、爬越道道山梁后,会总算来到长城!这是坐落庄户和北沟之间的长城。登上长城四周望去,周围的山上,开满了丁香花,您在沟里闻到的芳香,便是这些丁香花宣布的。在海拔850米的山梁上,长城如一位青春少女在丁香丛中翩然起舞。这一丛丛丁香,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姓名——暴马丁香。
这段长城保护得比较好,两头的垛口根本没有损坏,但甬道内长满了一些树木,以杏、桃为多,假如向西登上一座敌楼,很明显能看到两个“北京结”:
东边的大北京结,便是驴友们常说的箭扣北京结。长城在这儿三城合一,一道向东往慕田峪到山海关,一道经您脚下的长城向黄花城一路西去,另一道经九眼楼、火焰山向北而去。
西边的小北京结,便是这道东西向的长城。在西边814高地又向南延伸出一段长约两公里的小长城,这段长城到北沟的山崖边即止住了,所以当地人又称这道长城为“耷拉边”,意即长城在这儿耷拉了一只小耳朵!(作者:玉平 半铁)